如何在提高供熱質量的同時,努力降低資源消耗,減少環境污染,洛陽熱力公司制定了由“市區燃煤供熱”向“長輸管線引熱入市”轉變的發展戰略,先后關停了4座自備熱源廠,又投資近20億先后實施偃師引熱入洛、孟津引熱入洛、新安縣引熱入洛等工程,完成了配套管網的更新改造,實現了供熱范圍內熱源100%清潔化,供熱面積也突破5000萬平方米,洛陽人均供熱面積、水、電、熱耗始終位居全省前列,成為國內供熱企業“能效領跑者”。
(洛陽熱力供熱面積突破5000萬)
少跑腿 多服務
“洛陽冬天有些冷,取暖是大事。之前,冬天遇到熱力問題自己跑,如今足不出戶就能解決。”82歲的李建設,過去對供暖的要求是“到時候就有”,如今變成了“好不好用”,幸福感很強。
李建設提到的“幸福感”,和洛陽熱力公司推出的“智能化運行、智能化管理、智能化輸配、智能化服務”密不可分。
隨著供熱面積的擴大、服務用戶數量的日益增加,洛陽熱力公司在改革中眼睛向內、挖潛提效,以技術和用戶為先導,向供熱技術要“精細度”,向供熱用戶要“滿意度”,運用新技術推進智慧供熱建設,以“洛熱計量管家”軟件APP服務平臺為發力點,實現了熱力站遠程監控和無人值守、分戶計量用戶數據分析與共享、自動記錄與派單的客服系統、用戶在線繳費等全方位服務,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凸顯。
(便捷的智慧供熱平臺的搭建獲得的用戶更多的滿意度)
“現在采暖很方便快捷,用了多少明明白白,很實惠。”家住洛陽西工區上陽宮小區的王女士表示,現在冬天家里只開客廳里的暖氣。不是圖省錢,由于自身高血壓,不習慣室內溫度太高,于是關掉了臥室的供熱閥門,“僅這一項,每年的供熱費省掉近一半。”
改革賦能添生機,洛陽本地居民感受深刻。值得一提的是,洛陽熱力通過踐行“我為用戶辦實事”主題活動,從“推進管理融合、優化工作流程、提升辦事效率”等方面著手,積極探索建立配套項目“零跑腿”服務機制,不斷優化流程,成為優化營商環境、精準服務民生的點睛之筆。在洛陽,需要供暖的群眾通過微信等新媒體,手指一點,就可以實現供暖服務“一站式”解決,零跑腿或者少跑腿,“掌上辦”更是為用戶帶來了“暖上加暖”的供暖服務。
(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,讓供熱服務更加貼近民心)
一系列改革舉措同向發力,讓洛陽熱力在全市基本民生領域的有效供給更加充足,智慧熱網建設越鋪越大,不僅暖了民心,還美了環境。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洛陽公司實現了612個熱力站遠程控制無人值守,20余萬塊戶表以及40余萬用戶的在線管理,按照“熱源多元化、管網一體化、調峰科學化、終端計量化”的目標,扎實推進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建設,有效提高供熱質量,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不斷提升,用戶滿意率每年都保持在97%以上。